584人加入学习
(6人评价)
高效自学:英国教育学硕士带你痛击拖延症,跳出怪圈,逆天改命!

创建于2023年3月9日

价格 免费
承诺服务

1.填表其实可以调动个人的积极性,有计划的做事很没有计划的做事完全是不一样的。我个人大多都是靠着意志力来学习进步,但是确实不如填表。看着自己的填表,能够知道自身的学习程度是怎样的,还能通过一些时间来判断自身是否学的正确,是否需要及时改正。

2.迭代复习法是每天复习前面的80%,学习新的20%,不断的重复重复来巩固自身学习。

3.填表写练习了多久,可以让自身看到自身的付出与得到是否为正反馈,如若不是。需积极改正。

[展开全文]

1.选课要看自身水平的原因是这个课你是否能听懂,是否能吸收。假如都听不懂,或者大半部分听不懂,那么就会浪费你的时间和金钱。

2.首先要看这个课对自身的提升有多大,能获得多少的提升。其次是我需要消耗多长的时间来吸收从这个课中所学到的知识。然后是这个课是否能够对得起这个课程费用。最后是这个课对自身的帮助有多大,特别是对实现自身的目标的帮助有多大。

[展开全文]

1.正反馈其实就是作为的目标达成成就感,就跟你好不容易完成了一个功能编写,这个功能编写特别的棒,忍不住向同事炫耀的这种。我曾经做过一个小功能,就是我开发的一套Android跟IOS一体化的app,还带下载安装平台,甚至下载平台的背景也是自己拍板的,感觉特有自豪感。

2.拆解目标就是为了更好的达成目标,例如4个月要写一篇3w字的论文,感觉好难,那么多。但是如果你把3w字的论文拆成7章,每一个月完成1-2章,写8千字,好像觉得不太难。

3.我目前就在写毕业论文,3w字,拆了7章,每章大概有2-5个小章节。每次看到要写这么多我也头疼,但是我先把一些比较容易的写了,达成一定的目标,再通过这种正反馈去写比较难的章节。

[展开全文]

1.自学三步法,学前,学中,学后。主要是为了复盘,巩固和及时改正。

2.设立标准就是对一个知识掌握设立一个“会”的标准,怎么才算是学会。可以用考试的方式设立,例如分数。可以用传授的方式设立标准,你学会了,并且能够清晰明了的讲这个知识讲出来,那就是会了

3.想起我早年做过的演讲,当时演讲内容已经大致记不得了,但是我的做法是,首先先写稿子,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然后背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再一到三一起背,最后讲台预演,两到三次,掐时。

[展开全文]

1.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不会爬就想跑,好高骛远。不但容易消耗我们的热情,还消耗我们的信心。只有明确自身水平,量身定制,才能够将学习效果最大化。

2.这个就有点像我开发时候的需求,通常在业务需求比较复杂的时候,产品经理在不断的讲述业务逻辑。但我在听的时候云山雾绕,后续在通过对业务逻辑的头部进行清晰定位,然后再根据这个头部仔细往下捋,终于明白了整个业务逻辑的过程。

3.我之前有一个头尾法的例子,但是依旧没有解决问题,有点可惜,记忆深刻。之前在讲Java的sentinel组件的时候,实际官方有提供3种持久化策略,其中一种是通过sentinel可视化组件持久化到nacos,但是我首先是通过csdn的一些文章去实现,发现做不到,后来又通过sentinel官方提供的一些建议去做也未能实现,然后再询问周围朋友的人是否做过类似的操作,发现他们也没有做过。最后才不了了之。这个例子里面,我自己是能够清晰的知道我的目标是实现sentinel可视化界面持久化到nacos,然后也通过实验了多种方式,寻求了不同渠道的情况,最后再才发现,短时间内实现不了。

[展开全文]

1.自学需要学前学后两个步骤的原因是

 1.1 学前进行回顾上一个章节学习的内容,分析哪里学会了,哪里没有学会。学会了的要继续保持,没有学会的要及时改正。

1.2 学后是学习完毕以后,通过复盘回顾一下,刚刚哪里已经学会了,哪里没有学会,哪里做的不好,哪里做的好。

1.3 说白了学习任何东西,都要反复回顾,巩固,加改进。艾宾浩斯曾经说过,人的大脑对任何新鲜的事物都记得比较清晰,但是通过时间的曲线会遗忘的越来越快,如果在短时间内通过复习,巩固,改进等方式,就能够将学习的知识彻底吸收。

2. 设立标准例如考试,60以下,不及格,60-70,及格,70-80,良,80-100,优秀。

3.失去好奇心会觉得人生特别的无趣,很迷茫,不知道未来会怎么办。这个我感受特别深,明明知道躺平好像不对,但是对于大多数事物都没有兴趣,提不起精神,浑浑噩噩。对于出现这种情况,我也没有很好的法子,一般是头一天玩的特别累,第二天就好像把所有的负面情绪排空,这个时候就有注意力放在学习课程上面。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