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4人加入学习
(6人评价)
高效自学:英国教育学硕士带你痛击拖延症,跳出怪圈,逆天改命!

创建于2023年3月9日

价格 免费
承诺服务

1、自身的大致自学

学前:

  • 回顾上一次(优点保持,缺点改正)

学习过程:

  • 保持学习的持续性(坚持)
  • 留意自身缺点与优点(灵光一闪)

学后:

  • 复盘(温故而知新)-> 回顾学习哪里好哪里不好
  • 总结

设立标准:

  • “会”的标准(自己的标准):第三档为及格线
  • 好奇心: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保持好奇心)

作业:

  1. 学后用来复盘总结今天学的东西,用于了解自己学习的程度,学前用来对上一次进行回顾,上一次学习中我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好的继续保持,不好积极改正。
  2. 例如,记住一个数学公式,在使用的时候,能随心所欲的写出来,不需要思考这个公式你写的有没有问题,你知道他就是这样,这说明你记住了,如果还需要思考一会,去思考公式细节,那说明你并没有记住
  3. 失去好奇心就等于失去了对未知对世界探索的欲望,没有了对未知对未来的渴望就等于宣告死亡,回想一下以前的自己喜欢什么,重拾好奇心去探索以前喜欢现在不会的东西。
[展开全文]

1、学前和学后都是对某次学习的复盘,思考本次学习行为的优劣,是精进学习的必要步骤

2、明确达到某些目的、级别要做的事情

3、好奇心代表对未来的追求。失去好奇心,会待在自己的舒适圈,不会去尝试学习未知的事物和知识,导致实力一直原地踏步

那要怎么办:在极端环境下压力自己、根据爱好追根溯源

[展开全文]

学前需要树立目标,复盘自己的错误,确定要改正的地方。

学习过程中,需要保持连续学习,并且注意自己的学习状态,那里好那里不好。

学后,要进行细致的复盘。进行总结

设立标准: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喝达成标准,类似于工作中的kpi和our.必须是能够量化和执行的,切记自嗨或者不切实际。

好奇心:对未知事物需要有好奇心,并且有探索的欲望。(当然个人经历告诉我,好奇心其实很难被抹杀,只是被沉睡了,其实换一个环境就能被激活。)

 

个人总结:学习是一个持续的事情,所以需要在事先思考好自己的学习目的是什么,并且花一定的时间对目标进行拆解细化,落实到每一天或者每一个阶段。

作业:

1.为什么自学要有学后和学前两个步骤?

回答:因为学习是一个持续的事情,没有学后的复盘无法自我审视自己是否达到学习目的。没有学前对目标的详细拆解和梳理,会失去学习的动力和方向。不进行学前的目标树立和学后的复盘总结,都会使学习无法持续,造成学习中断。

2.请举一个例子,什么叫设立标准

回答:可量化,可执行,可验收才能成为标准。

例子1:每天跑步40分钟并且不能低于2公里。

例子2:今天能够使用蓝图完成攻击逻辑的实现。

 

3.为什么失去好奇心就宣告死亡?怎么办?

回答:因为没有了好奇心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没有动力就无法继续成长,要解决这个问题,个人经历上来说,需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和环境,如果身处急功近利的环境中时,可以适当的脱离一段时间,比如旅游,实在没有条件可以学一道新菜,我的标准是这个事情不用花费太多金钱和时间就能让自己开心的事情。

[展开全文]

1.自学需要学前学后两个步骤的原因是

 1.1 学前进行回顾上一个章节学习的内容,分析哪里学会了,哪里没有学会。学会了的要继续保持,没有学会的要及时改正。

1.2 学后是学习完毕以后,通过复盘回顾一下,刚刚哪里已经学会了,哪里没有学会,哪里做的不好,哪里做的好。

1.3 说白了学习任何东西,都要反复回顾,巩固,加改进。艾宾浩斯曾经说过,人的大脑对任何新鲜的事物都记得比较清晰,但是通过时间的曲线会遗忘的越来越快,如果在短时间内通过复习,巩固,改进等方式,就能够将学习的知识彻底吸收。

2. 设立标准例如考试,60以下,不及格,60-70,及格,70-80,良,80-100,优秀。

3.失去好奇心会觉得人生特别的无趣,很迷茫,不知道未来会怎么办。这个我感受特别深,明明知道躺平好像不对,但是对于大多数事物都没有兴趣,提不起精神,浑浑噩噩。对于出现这种情况,我也没有很好的法子,一般是头一天玩的特别累,第二天就好像把所有的负面情绪排空,这个时候就有注意力放在学习课程上面。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