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课:
A、水平:
1、如何通过自身水平选课:
- 类比法(如果能,多么能;如果不能,多么不能)
2、为什么要知道水平选课:
- 裸选会浪费时间、浪费热情、浪费金钱
3、永远要选择比自身水平高20%的课
- 内容20%
- 理解20%
如何听课:
1、老师讲不懂
2、自己听不懂
头尾法:
- 头 过程 尾
- 尾 过程 头
如何选课:
A、水平:
1、如何通过自身水平选课:
2、为什么要知道水平选课:
3、永远要选择比自身水平高20%的课
如何听课:
1、老师讲不懂
2、自己听不懂
头尾法:
作业:发这应该没事吧?
不光是学习,其实人生的一切体验基本都有目的性,也都有从起点到终点的过程。
由此可见,头尾法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理解生活中遇到的很多事情。
在阅读《体验引擎:游戏设计全景探秘》中文译本的序言的时候啊,读到了 “‘情感是首要因素,这一点是游戏设计领域最不为人知的秘密之一。’ 电子游戏在技术和美术下隐藏的是情感和人性。对于一个游戏来说,真正重要的是如何带给我们各种感受。‘”。(书里真的多打了一个双引号,不知道是校对疏忽还是我买到盗版了)。
虽然我很喜欢玩泰拉瑞亚啊,但是之前一直没能理解为什么一个玩家会喜欢玩这类游戏,并在上面投入大量的时间。在读了上面这句话之后我仿佛醍醐灌饼——没错,这个游戏确实强调探索,但探索只是表象,玩家一定是在探索的过程中有所求,而不可能是强撑着为了探索而探索。不论是情感还是什么其他的感受,一定是有什么驱动力推动着玩家去探索。正好我感觉这种有头有尾的东西很适合拿来探索一下头尾法的应用方法。
探索 —— 这只是对于泰拉瑞亚游玩过程最笼统的一个概述。既不是头也不是尾,它实际上是过程。
玩家一定是在探索的过程中有了目标。探索不能作为驱动力,目标才是驱动力。 探索只是为了实现目标而使用的手段。
目标的获取便是头,目标的实现便是尾。
1、理解自身水平,再去选课,才能更好地更有效率的提升自己,若直接去看高难课程,将会浪费3者的量
2、
头-尾巴
看完了分而治之的算法内容后,先思考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的知识是否达到了自己的终极目的,否则再次观看,每次观看都需要明确自己的终极目的
尾巴-头
要学习蓝图知识时,明确开始的途径:看课、看书、询问...
3、
2D攀爬系统在之前是无法理解的,因为不是普通的3D转2D,在没有明确开始方法时都是乱选课,因此没有很好的成效,参考终极目的,需要查找同类型的2D课程以完成终极目的,即便使用引擎不一样。看完后根据自己的理解与终极目的比对,继续看课,直到完成自己的终极目的
要根据自己的水平来选择课程和进行自学。
用比较法来确定自己的水平。要循序渐进进行,并且明白自己的前置条件。
当知道自己水平后,要选择比自身水平20%的课。
如何听课
吸收:头尾法,头是指自己要解决的问题,并从课程中找到答案。尾是指自己要达成的目的,然后逆推老师的课程。
作业:
1. 为什么非要理解自身水平,才能选课?
回答:不了解自身水平会造成选课不准确,耽误学习效果,浪费时间和热情。
2.举一个例子证明你会头尾法。
回答:我曾几次自学虚幻引擎,但是都失败了,原因就在于不清楚自身的水平而无法吸收课程中的内容,在学习头尾法之后,先是从问题出发,"我要如何才能持续学习虚幻引擎",我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得出,我需要有一个学习的环境和能够对我学习程度有明确反馈的机制才能持续,因此加入了该课程。
3.自己试着用头尾法解决一个之前解决不了的难题。
回答:之前我比较困惑佛教思想和马哲无神论的冲突,利用空闲时间分别阅读了《中国佛教史》和毛选第一卷。我首先用辩证法思维先明确自己要解决的问题是"信仰究竟是什么?"经过阅读和了解相关信息之后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便是,马哲理论是知道现实社会的理论,一切问题的源头都会回归到物质世界中解决,而非依靠物质之外的东西,因此马哲的信仰是指相信人类自身能够改造世界的自信。佛教所说信仰则是认为物质是思想的束缚,人应该脱离尘世才能摆脱苦难,因而会去追求彻底摆脱物质世界的涅盘,一切问题只要精神能够脱离尘世就能解决。
1.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不会爬就想跑,好高骛远。不但容易消耗我们的热情,还消耗我们的信心。只有明确自身水平,量身定制,才能够将学习效果最大化。
2.这个就有点像我开发时候的需求,通常在业务需求比较复杂的时候,产品经理在不断的讲述业务逻辑。但我在听的时候云山雾绕,后续在通过对业务逻辑的头部进行清晰定位,然后再根据这个头部仔细往下捋,终于明白了整个业务逻辑的过程。
3.我之前有一个头尾法的例子,但是依旧没有解决问题,有点可惜,记忆深刻。之前在讲Java的sentinel组件的时候,实际官方有提供3种持久化策略,其中一种是通过sentinel可视化组件持久化到nacos,但是我首先是通过csdn的一些文章去实现,发现做不到,后来又通过sentinel官方提供的一些建议去做也未能实现,然后再询问周围朋友的人是否做过类似的操作,发现他们也没有做过。最后才不了了之。这个例子里面,我自己是能够清晰的知道我的目标是实现sentinel可视化界面持久化到nacos,然后也通过实验了多种方式,寻求了不同渠道的情况,最后再才发现,短时间内实现不了。